尾矿脱水干排

铜尾矿变身路基材料:从特性优化到成型应用

2025-10-1111

温馨提示: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(如产品价格、参数、规格及处理能力等),请联系我们的客服。

187-3313-2385

      铜尾矿作为铜矿冶炼后的固体废弃物,堆存量大且利用率低,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。而公路建设中筑路材料短缺问题突出,将铜尾矿转化为路基材料,既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又能缓解地材紧张,其转化过程需经过特性分析、配比优化、性能改良及规范施工四大关键环节。

      首先是原材料特性把控。铜尾矿粒径较细,45μm 以下颗粒占比常超 50%,且液限多在 15%-25%、塑性指数 3-5,属于低液限粉土,内摩擦角 40°-50°。为满足路基需求,需控制其 0.075mm 以下颗粒含量不超 75%、塑性指数不超 5、液限小于 30%,确保基础物理性能达标,为后续改良奠定基础。

      接着进行配比优化。纯铜尾矿松散无黏性,CBR 值难以满足路基要求,需掺入黏土改善。通过不同掺配比例试验发现,铜尾矿掺量 30%-70% 时效果最佳:掺量过低则混合料以黏土为主,强度不足;过高则无法形成稳定固结结构。其中 50% 铜尾矿与 50% 黏土掺配时,黏土填充尾矿颗粒间隙,内摩擦力与黏聚力协同提升,CBR 值显著提高,能满足不同等级路基强度需求。

      然后是性能强化改良。黏土与铜尾矿混合料易受含水率影响,拌合均匀性差,需加入胶结材料进一步提升性能。对比石灰与钢铁渣复合料发现,钢铁渣复合料改良效果更优:掺入 3% 后,混合料回弹模量和 CBR 值均提升 10 倍,压缩模量增加 40% 以上,收缩性能降低 30%,且能形成骨架与板体强度,增强路基耐久性,即便遇水也能保持稳定性能。

      最后是规范施工成型。施工时先按 1.3 的松铺系数计算材料用量,卸料后用挖掘机初次拌合,再经平地机二次拌合整平,确保混合料均匀。碾压遵循 “紧跟慢压、先轻后重、由低到高” 原则,采用 1 遍静压、4 遍振动碾压、2 遍静压的流程。成型后检测压实度、弯沉等指标,掺入钢铁渣复合料的路基经 7 天反应,强度可提升 3-4 倍,完全满足公路路基使用要求。

      通过这一系列流程,原本的铜尾矿废弃物成功转化为高性能路基材料,实现了环保效益与工程效益的双赢。


联系电话:18733132385
联系电话:1873313238518733132385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在线留言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扫码加微信